等你来战丨吉利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始啦!
校内各单位、全体同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使广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科研能力,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不断发现、造就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发挥“挑战杯”竞赛的育人功能,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现将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赛事介绍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举办地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从1989年开展至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学术科研类竞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拟于2023年6月-11月举行,国赛由贵州大学承办。本届国赛设置1项主体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项专项赛:“揭榜挂帅”专项赛;2项配套活动:红色专项活动和黑科技专项活动。
主体比赛
“揭榜挂帅”专项赛
一、参与对象
我校专升本、本科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可以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组队。每件作品仅由1所高校推报。
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
二、参赛作品范围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组委会面向中央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征集选题。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最后遴选出21个前沿性、应用性和可赛性较强的选题,现面向全国高校学生选择榜单中的题目开展研发攻关。(各选题的具体内容与参赛方式见附件6。)
三、赛事安排
(一)竞榜 (2023年1月-6月)
各参赛团队选择榜单中的题目开展科研攻关。各高校“挑战杯”竞赛组织协调机构要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安排有关老师给予指导,为参赛团队提供支持保障。6月15日前,向组委会提交作品。
(二)评榜 (2023年7月-8月)
组委会和出题方共同开展初评和复评。每个选题原则上分别评出特等奖5个,一、二、三等奖若干。获得特等奖的团队晋级最终“擂台赛”。
(三)夺榜 (2023年8月-10月)
每个选题晋级团队完善作品,冲刺攻关准备争夺“擂主”。各出题方安排专门团队提供帮助和指导。在“挑战杯”终审决赛期间,举办“擂台赛”决出最终“擂主”。通过现场展示和答辩,对榜单的每个选题原则上评出1个“擂主”。出题方与“擂主”团队现场签约并给予奖励。
四、奖项设置
每个发榜题目分别根据申报数量原则上设5个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若干。原则上每个选题决出1个“擂主”。获奖团队可获得由组委会和出题方提供的相关奖励。
红色专项活动
一、参与对象
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形成实践成果。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
二、作品要求
(一)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1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
(二)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基本要求为:
1.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
2.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
3.一份短视频、一份调研报告或其他形式的成果为一件完整作品。
三、活动安排
1.作品提交:4月2日(星期天)17:00前,各队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成果,学院团委将报名表(附件7)、作品(调研报告%2B短视频)统一打包发送至邮箱:1799264653@qq.com(邮件主题注明红色专项%2B队伍名称)。
2.校赛时间:2023年4月中旬,组织进行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赛。
活动成果展示形式以支部、班级为单位,通过主题团日活动、支部会等形式,展示交流实践成果;以校级为单位,通过答辩展示、成果展览等形式,最大程度的传播交流学生实践成果。
四、活动奖励
1.校级获奖项目学校将择优推荐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省赛、国赛。
2.获推参加省赛、国赛团队可根据《吉利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获得一定经费支持。
黑科技专项活动
一、参与对象
(一)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支持跨地区、跨校组队,支持国外高校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单独或与境内高校学生联合报送作品。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
(二)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二、作品范围
1.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让人感觉出乎意料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2.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的,体现了严谨、开放的科学思维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
注:作品要求必须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三、活动安排
1.作品提交:学院团委于4月2日(星期天)17:00前将学院所有报名表(附件8)及诚信承诺书(附件9)扫描件、作品视频或图文打包发送至1799264653@qq.com(邮件主题注明黑科技%2B项目名称),4月中旬校赛评选出校级奖项,校赛作品需进行现场展示。
2.完善作品:2023年5月-6月,参赛团队打磨完善作品,作品须为实物或者技术,同时可通过视频或者图文形式体现出来,并以此提交参赛,校赛作品需进行现场展示。
最终作品形式应为:
(1)3分钟以内的视频(MP4格式,不超过200M);
(2)不超过5000字数的图文作品(PDF格式,不超过100M)。
可在上述两种形式中选择其一,或两者皆有。
3.6月作品开始省级报送,学生参加活动报备及作品提交方式另行告知。
四、活动奖励
1.根据作品情况报送至省赛、国赛,主办方评选出:“星系”级作品10%左右、“恒星”级作品20%左右、“行星”级作品30%左右、“卫星”级作品40%左右(分别参照特、一、二、三等奖次)。
2.获推参加省赛、国赛团队可根据《吉利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获得一定经费支持。
- 上一篇:春分 | 春日美好,恰如其分
- 下一篇:艺术节 | 第一届大学生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