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 生如夏花,一路芬芳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作为入夏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代表着季节的转换,更标志着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此时,气温逐渐上升,暑气渐显,树林枝繁叶茂,林间莺啼蝉鸣,漫长的夏日正式开始。
立夏·百科
在北半球的夏季,
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
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立,建始也”,并曰:“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可知,立夏俗称四月节,夏是长大的意思,世间万物到立夏这个时候都会长大。
在天文学上,立夏于每年阳历5月5日至7日交节,太阳运行到黄经45度,夜晚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巳位,古人称为巽的方向,即东南方。《历书》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孝经纬》云:“谷雨后十五日,斗指巽,为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唐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就生动描写了立夏时节的景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立,建始也”,并曰:“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可知,立夏俗称四月节,夏是长大的意思,世间万物到立夏这个时候都会长大。
在天文学上,立夏于每年阳历5月5日至7日交节,太阳运行到黄经45度,夜晚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巳位,古人称为巽的方向,即东南方。《历书》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孝经纬》云:“谷雨后十五日,斗指巽,为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唐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就生动描写了立夏时节的景物。
立夏·饮食
“立夏见三新”
“立夏尝新”
是流传至今的一项民俗。
具体的“三新”,往往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但都是应季应时的新鲜食材。比如,苏州人会将樱桃、青梅和麦子纳入食谱,此时,酸酸甜甜的樱桃正熟透,再用青梅煮上一壶酒,惬意地饯春迎夏,享受时光。安徽人往往会用嫩蚕豆或豌豆,与鲜笋、肉一起煮成糯米饭,谓之“立夏饭”。而在四川,立夏时节要吃笋和槐豆,据说吃竹笋可以使脚骨变硬,好爬山,当然也有吃青梅、烧清茶,以此来防止“蛀夏”。吃豆腐后不怕雨淋,也不怕蜂蜇(当然这都是传说)。
立夏之时,天气渐渐炎热,人们会开始喝上一些降温的冷饮。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清代《春明岁时琐记》中也有记载:“(立夏日)市中敲铜盏卖梅汤者,与卖西瓜者铿聒远近。”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爱通过饮冰、饮酸梅汤、吃西瓜等方式来消热解暑。
立夏·养身
适当午睡:早晚要适当添衣
精神养神:切忌暴喜伤心
进入立夏后,昼渐长夜渐短,此时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建议每天抽出1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室外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体操、打太极拳等,锻炼到微微发汗即可。
小商提醒大家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立夏寄语
今日立夏
春去远,夏正长
风若约,花有期
今日立夏
愿你如清风一般,通透温暖
如夏花一般,明媚灿烂
仲夏的凉风吹走炽热的焦虑
橙色黄昏相拥薄荷的黎明
迎夏之首,风华正茂
晴光错落,不负韶华
时维立夏,万物生长
顺颂时祺,谨祝夏安
微风习习,夏日初现
立夏
带来的是生活的热情
生命的力量
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