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 | 商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学生党支部第三党小组深入学习载人航天精神(2)
2022年5月24日下午14:00,商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学生党支部第七党小组在明德楼325召开了三会一课,组织预备党员们学习了《出发皆因梦想,归来仍有壮志—之载人航天精神》,并结合梦想这一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党员常娟娟主持本次会议。
1 全体起立共唱国际歌
2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以观看“飞天英雄”视频的形式开展。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去太空“出差”半年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怀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航天重大工程进展致电祝贺,并会见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3 回顾中国航天发展史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22年,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从神一到神十三,每一代神舟飞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走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航天路;从地球到太空,奔赴星辰大海,我们永远在路上!
中国人从未放弃过对无边宇宙的探索,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敢想敢干,担当超越,一次次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航天在浩瀚宇宙中留下一个又一个脚印。
4 什么是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这种精神是伟大的,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站在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的时间轴上,我们再回眸中国航天人29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不由得发现,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正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也成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5 学习与思考
在交流环节,与在座党员同志交流了“你的梦想是什么?”“怎样实现梦想?”两个话题,党员同志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梦想,并表明将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次三会一课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航天“三大”精神就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与继承发展,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更是代表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传承航天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会议最后,学生党员常娟娟说到,无论梦想大小,但一定要有梦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航天员,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的去完成它,看看自己到底可不可以?我相信只要付出行动,你一定会收获到快乐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