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简介
学院介绍
发布时间:
2025-07-31
来源:
阅读人数:

商学院成立于2016年4月,由7个学院组建而成。历经多年专业调整,打磨为9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学)。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首都北京,提出了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吉利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精神,努力践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主动向有关部门提请搬迁至成都市办学。在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和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3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整体搬迁至成都市办学,更名为吉利学院。 吉利学院成都校区商学院依托于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深入开展“产学融合,校企合作”,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学院开设9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学专业。学院下设共七个教研室。

1.财务管理和审计专业建设特色

借助吉利集团的行业优势,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打造“开放、智慧、数据驱动”的数字财务和数字审计实践教学体系,以真实产业需求驱动和激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培养“财务/审计职业能力+数智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德为先的教育方针,为学生职业发展创造价值。

(1)深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证、赛、思、行”紧密结合的培养体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特色

(1)结合“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及大数据技术,培养具备线上线下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兼顾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向管理类其他专业;

(2)采用专业竞赛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坚持择优选好核心基础和专业课程,重点突出四大专业知识模块:公司模块、社会公共服务、大数据人力资源方向、人力资源与创业;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作为双学位和辅修学位;

(5)课程建设突出特色:引入课程思政,探究式讨论教学,建设课程案例库。

3.物流专业建设特色

本专业分为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方向和物流规划与设计方向。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方向通过建立跨专业新商科仿真实验中心,对标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要求,引入经系统化设计的供应链规划与设计、供应链运营与管理、供应链基础与认知实验项目体系,为培养高端供应链管理人才提供学习和实战场景。

物流规划与设计方向培养从事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系统仿真和对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能力,并能够重点解决包括物流仓库布局规划、物流设施规划、配送中心规划等问题;引入“增强现实物流推演教学系统”,融入“物流模拟仿真”+“物流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促进学生参加物流规划类比赛,对接行业需求岗位,紧跟行业发展。

4.管理科学专业建设特色 

以数字商业环境下(DBE)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关键素质和能力要求为导向,构建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依托世界500强企业,结合企业真实案例,采用双师型教师授课,强化专业实战、强化行业认知、强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培养行业紧缺的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按照“四平台、三模块”的框架结构设计并优化课程体系,开拓顶岗实训实际项目操作的新模式。

5.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特色

搭建商科专业+大数据平台应用相结合的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内项目制方式整合相关校内外资源搭建并自定义开发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实验训练+项目平台定制”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通过一定的有偿服务,激发师生的学习、科研、创新、应用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打造一支逐步成熟的大数据师生技术团队。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应用型学科价值。

(1)引入知名互联网公司分享专题讲座;

(2)尽快建立产学研大数据平台 

6.教学条件

学院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新商科实验室软件招采工作,实现2、3标段招采工作落地,其中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数据挖掘与算法系统已完成本地化安装部署,供货方正抓紧对学院相关教研室进行培训,以期年内验收完毕。上述软件的招采工作顺利实施,标志着商学院在学校西迁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周期,与之匹配的是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工作进入快速建设期。

进入2023年,在集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的高瞻远瞩的统一指挥下,商学院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纲领,结合商科特点和教学科研实际需求,规划、呈报新建项目7项,以2个实验室建设为载体。针对商院财审和物流供应链等传统优势专业,新申报数智商科实验室建设项目,围绕财务决策、DBE业财融合实践教学、大数据审计和供应链协同运营打造实践实验平台。针对营销类专业群,新申报数智化商业实践中心项目,面向营销、电商、人力,打造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商科实践教学平台,重点打造数字经济企业运营实践教学平台、数字营销实践教学平台和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预期实验室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学院各教研室开设数字化转型相关课程的基本需求。

7.校企合作

学院先后与澳沙科技、金蝶精一、顺丰速运、用友新道、厦门永佳达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校企合作方面的事宜达成了合作意向。

联系电话
400-630-2020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2 11:07:18